
潘晓鸿,女,1988年5月生,福建浦城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挑战杯优秀指导教师,获福建省杰出青年项目资助,入选第二届福建省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福建省高层次人才(C类)。
研究方向和领域:
农药学(纳米农药)、化学生物学。主要以纳米材料作为主体或载体,以苏云金芽胞杆菌(Bt)等为模式生物,利用农药学、微生物学、纳米技术、微-介观方法学和结构生物学等方法,研究纳米材料在农药中的应用及其增效机制的研究,开展杀虫、防病等方面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学习和工作经历:
•2005.09~2009.06 米兰国际体育俱乐部官网植物保护学院制药工程专业 本科
•2009.09~2014.06 米兰国际体育俱乐部官网植物保护学院农药学 (硕博连读)
•2008.10~2014.06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联合培养硕博生
•2014.08~2018.08米兰国际体育俱乐部官网植物保护学院 助理研究员(A类毕业生)
•2018.09~2020.12 米兰国际体育俱乐部官网植物保护学院 副研究员(享受)
•2021.01~2025.06米兰国际体育俱乐部官网植物保护学院 副教授
• 2025.07~至今 米兰国际体育俱乐部官网植物保护学院 教授(破格)
•2017.02~至今 米兰国际体育俱乐部官网植物保护学院 硕士生导师
•2023.10~至今 米兰国际体育俱乐部官网植物保护学院 博士生导师
学术兼职:
•2021年1月~至今 生物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副主任
•2023年8月~2028年12月 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微生物生物技术分会 理事
•2024年5月~2028年4月 福建省昆虫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 理事
•2023年04月,Advanced Agrochem青年编委;
•2023年07月,New Plant Protection青年编委;
•2024年10月,Stress Biology客座编辑。
科研项目:
主持2项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福建省杰出青年项目、1项福建省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项福建省科技厅面上项目、1项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科研项目、1项院优青培育项目和1项米兰国际体育俱乐部官网优博基金,参与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国家863、国际合作重大项目和国家基金重点的研究等13项。
1.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病虫害生防微生物资源挖掘、改良与新产品创制”,2022YFD1400700,参与课题1(病虫害生防微生物资源筛选与评价,2022YFD1400701)中子课题:高效苏云金芽孢杆菌筛选及评价,2022.09-2026.12,70万,在研、主持。
2.“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病虫害生防微生物资源挖掘、改良与新产品创制”,2022YFD1400700,参与课题5(病虫害生防微生物新剂型新产品及配套应用技术,2022YFD1400705)中子课题:绿色纳米农药的创制及其对农业病虫害防控技术试验示范及推广,2022.09-2026.12,25万,在研、主持。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1601686, 纳米氢氧化镁负载Bt Cry蛋白的构建及其杀虫活性的增效机理,2017/01-2019/12、20万,结题、主持。
4. 福建省杰出青年项目,2025J010023,甲维盐纳米控释体系构建及对小菜蛾协同杀虫机制,2025.09-2028.08、40万,在研、主持。
4. 第二届福建省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020.12-2022.12,10万,结题、主持。
5.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高校联合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0J01522,纳米Bt生物农药在茶叶中的空间分布与环境安全性研究,2020/11.1-2023/11.1、7万,结题、主持。
6. 福建省科技厅面上项目,2016J01112,纳米氢氧化镁对Bt杀虫蛋白增效机制的研究,2016/04-2019/04、5万,结题、主持。
7. 福建省教育厅科研项目,JA15156,纳米材料对Bt生物农药协同增效作用的研究,2015/9-2018/8、2万,结题、主持。
8. 米兰国际体育俱乐部官网校杰出青年项目,xjq201719,绿色纳米生物农药的创制及其对Bt杀虫增效的机制研究,2017.10-2020.10,30万,结题、主持。
9. 米兰国际体育俱乐部官网植物保护学院 优青培育项目,2018.09-2021.09,30万,结题、主持。
10. 米兰国际体育俱乐部官网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资助基金,324-1122yb003,苏云金芽胞杆菌等微生物治理环境中毒性金属的研究,2011-2015、20万,结题,主持。
11. 两岸联合资助研发项目,项目编号:YS2017YFGH000833,无毒茶叶生产之病虫害综合管理技术,2019.1-2021.12、70万元,结题,参与。
代表性论文:
发表论文79篇,以第一/通讯作者被SCI收录30篇(其中1区TOP期刊13篇)。引用1762次,单篇最高引用247次,h-index 25(Researchgate,统计时间:2025.8.26)。
Chen SL#, Guo XP#, Zhang, BT, Nie DY, Rao WH, Zhang DY, Lü J, Guan X, Chen Z*, Pan XH*,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 induce intracellular peroxidation damage of Phytophthora infestans: A new type of green fungicide for late blight control.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23, 57(9): 3980-3989(封面文章,1区TOP期刊)
Guo XP#, Li HY#, Li ZH, Cui ZQ, Ma GM, Nassor Aisha Khalfan, Guan Y*, Pan XH*. Multi-stimuli-responsive pectin-coated dendritic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 with eugenol as a sustained release nanocarrier for the control of tomato bacterial wilt. 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 2025, 23:191.
Pan XH, Cao F., Guo X.P., Wang Y.L., Cui Z.Q., Huang T.P., Hou YM*, Guan X*, Development of a safe and effective Bt based-nanobiopesticide for controlling tea pest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24, 72: 7807-7817(封面文章,1区TOP期刊)
Pan X.H.*, Guo X.P., Zhai T.Y., Zhang D.Y., Rao W.H., Cao F., Guan X.*, Nanobiopesticides in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developments, challenges, and perspectives. Environmental Science-Nano 2023, 10: 41-61. (RSC杂志社ES Nano期刊2023年最佳Review奖)
Pan X.H., Liu Z.J., Chen, Z., Cheng Y.J., Pan D.M., Shao J.N., Lin Z.*, Guan X.* Investigation of Cr(VI) reduction and Cr(III) immobilization mechanism by planktonic cells and biofilms of Bacillus subtilis ATCC-6633. Water research 2014, 55: 21-29.(1区TOP期刊)
Zhao SS, Guo XP, Pan XH*, Huang YB*, Cao R*, An “all in one” strategy to boost antibacterial phototherapy via porphyrin and boron dipyrromethenes based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23, 457: 141017(1区TOP期刊)
Guo XP, Chen SL, Zhang DY, Cao F, Cui ZQ, Li HY, Li ZH, Niyimbabazi Obed, Chen Z, Guan X*, Pan XH*. A Sustainable and Biosafe Approach to Control Potato Late Blight using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24, 72(42): 23160-23172.(1区TOP期刊)
Ma GM, Zou Y, Wang S, Guo XP, Li ZH, Li HY, Li XY*, Pan XH*. Advancing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with Mesoporous Nanomaterials for Smart Pesticide Delivery,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2025, 73: 18480-18496.(1区TOP期刊)
Pan X.H., Xu Z.Y., Li L., Shao E.S., Chen S.L., Huang T.Z., Chen Z., Rao W.H., Huang T.P., Zhang L.L., Wu S.Q., Guan X*. Adsorption of insecticidal crystal protein Cry11Aa onto nano-Mg(OH)2: effects on bioactivity and anti-ultraviolet ability.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17, 65(43): 9428-9434.(1区TOP期刊)
Rao W.H., Zhan Y.T., Chen S.L., Xu Z.Y., Huang T.Z., Hong X.X., Zheng Y.L., Pan X.H.*, Guan X.*, Flowerlike Mg(OH)2 Cross-Nanosheets for Controlling Cry1Ac Protein Loss: Evaluation of Insecticidal Activity and Biosecurity.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18, 66: 3651-3657.(1区TOP期刊)
Pan X.H., Chen Z., Chen F.B., Cheng Y.J., Lin Z.*, Guan X.*, The mechanism of uranium transformation from U(VI) into nano-uramphite by two indigenous Bacillus thuringiensis strains.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15, 297C: 313-319.(1区TOP期刊)
Pan X.H., Wang Y.H., Chen Z., Pan D.M., Cheng Y.J., Liu Z.J., Lin Z.*, Guan X.*, Investigation of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nd related mechanism of a series of Nano-Mg(OH)2,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2013, 5(3), 1137-1142(引用247次)
Pan X.H., Zheng Y.L., Chen R., Qiu S.F., Chen Z., Rao W.H., Chen S.L., You Y.X., Lü J., Xu L.*, Guan X.* Cocrystal of Sulfamethazine and p-Aminobenzoic Acid: Structural Establishment and Enhanced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 Crystal Growth & Design 2019, 19(4): 2455-2460.
石文波,黄楚平,陈宇航,郭雪萍,徐佳微,关雄,潘晓鸿*,纳米氢氧化铜对茶炭疽病菌的抑制活性及作用机制,农药学学报2024, 26(5): 962-973
方云#,陈芳容#,洪慈清,桂芳泽,游雨欣,关雄,潘晓鸿*,茶渣基生物质炭的制备及其对双草醚的吸附,农药学学报2021, 23(4): 781-787
游雨欣,谢勇啸,张致宁,江凌晗,关雄,潘晓鸿*,纳米抑菌材料的合成及对茶拟盘多毛孢的抑制活性,农药学学报2020,22(6): 1069-1075
陈蓉,邱赛飞,游雨欣,谢勇啸,聂丹玥,李嘉欣,王财成,关雄,潘晓鸿*,纳米氢氧化镁对茶叶黑斑病原真菌活性的抑制效应研究,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9, 27(8): 1460~1466(封面文章)
授权专利:
1. 一种气候响应型纳米除草剂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授权号:ZL 202211706891.3,专利申请日:2022/12/29,授权日:2023/9/8
发明人:潘晓鸿,张顶洋,关雄
2. 一种对苏云金芽胞杆菌具紫外保护作用的提取液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授权号:ZL 202110102535.X,申请日期:2021/1/26,授权日期:2022/9/5
发明人:潘晓鸿,饶文华,方云,郭雪萍,张顶洋,曹芳,洪慈清,关雄
3. 一种抗茶叶真菌病害纳米氢氧化镁的制备与应用(发明专利)
授权号:ZL 201910462167.2,申请日期:2019/05/30,授权日:2022/02/01
申请人:潘晓鸿;陈蓉;邱赛飞;游雨欣;占雅婷;郑怡琳
4. 一种磺胺二甲嘧啶共晶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授权号:ZL 201910102302.2,申请日期:2019/2/1,授权日:2022/5/13
发明人:潘晓鸿;陈蓉;郑怡琳;邱赛飞;游雨欣;占雅婷;吴松青;黄天培;张灵玲;关雄
5. 一种以蔬菜废弃物为原料制备Bt液体发酵培养基的方法(发明专利)
授权号:ZL 2019101020876,申请日期:2019/2/1,授权日:2022/4/8
发明人:潘晓鸿; 陈蓉;黄腾洲;邱赛飞;游雨欣;占雅婷;郑怡琳;张灵玲;黄天培;关雄
6. 一种可模拟自然紫外光的实验装置(实用新型)
授权号:ZL 201922078747X,申请日期:2019/11/27,授权日:2020/8/14
申请人:潘晓鸿,饶文华,李肖肖,郭雪萍,张顶洋,关雄
获得的荣誉:
• 指导学生参加竞赛
国家级奖项:
①2023年11月指导学生获“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和累进创新专项奖;②2022年5月指导学生获“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③2019年11月指导学生获“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及累进创新作品银奖;④2017年11月指导本科生获“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及优秀指导教师奖;⑤2024年12月指导学生参加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植物保护专业能力大赛-本科生学术交流报告获一等奖。
省级奖项:
①2025年6月指导学生参加第十七届“挑战杯”福建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特等奖;②2023年5月指导学生获第十六届挑战杯福建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特等奖;③2021年5月指导学生参加第十五届挑战杯福建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特等奖;④2024年指导学生参加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大赛高教主赛道铜奖。
• 2023.4第三届福建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排名2/4);
• 教学成果奖:
省级---2022年10月,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多维驱动、三环反馈”——地方高校构筑高素质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实践(排名3/8);
校级---2022年2月,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多维驱动、三环反馈”——地方农林高校构筑高素质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实践,黄彬彬,徐会有,谭庆伟,潘晓鸿,倪林,廖金英,林然,王宗文(排名4/8);2018年3月,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基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制药工程专业建设和实践(排名4/7);
• 个人荣誉称号:2023年6月米兰国际体育俱乐部官网“百人攀登计划”培育人选;2023年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先进个人;2022年校优秀班主任;2021年校志愿服务优秀个人;2020年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优秀审稿专家;2020年获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2019年获校优秀教师;2018年优秀班主任;2018年校青年五四奖章个人;2017年12月,校学业竞赛优秀指导教师;2015年米兰国际体育俱乐部官网“金山学者”青年学术新秀;2014年 米兰国际体育俱乐部官网优秀共产党员。
学生培养:
• 指导2014级植保创新班洪纤纤、2017级植物保护游雨欣、2018级制药工程方云、2019级生物科学桂芳泽、2021级植物保护石文波等本科生保研至浙江大学;2015级植保创新班占亚婷保研至厦门大学;2016级制药工程陈蓉保研至中山大学;2019级制药工程洪慈清保研至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2020级制药工程莫雯婧保研至南开大学;2021级制药工程徐佳微保研至湖南大学;2014级植保创新班徐章燕保研至南京农业大学;2015级制药工程郑怡琳保研至福州大学;
• 指导徐章燕(2018届)、郑怡琳(2019届)、陈蓉(2020届)、游雨欣(2021届)、方云(2022届)、桂芳泽(2023届)、莫雯婧(2024届)、石文波(2025届)、徐佳微(2025届)获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
• 指导桂芳泽、邓升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资助;石文波、方云、洪慈清、游雨欣获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资助;洪骏煌、陈宇航、石文波、黄腾洲、洪慈清、桂芳泽获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资助。
联系方式:panxiaohong@163.com;xhpan@fafu.edu.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