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日,应我院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高玉龙研究员莅临我校进行学术交流,并为师生作题为《禽白血病病毒遗传变异、致病及防控技术研究》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动物科学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郭桂杰教授主持。

高玉龙研究员围绕禽白血病病毒的研究进展作了深入浅出的学术报告。他首先系统阐述了禽白血病对家禽种源的严重危害及其对养殖业的深远影响,并结合我国禽白血病发病现状与特点,分析了当前防控工作面临的挑战。随后,他重点介绍了其研究团队在禽白血病病毒致病机制研究领域取得的最新突破,以及在净化策略创新方面的前沿成果。报告内容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紧密结合实践应用,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展示了科研成果在疫病防控中的实际转化与应用价值。在互动环节,与会师生积极提问,高玉龙研究员耐心细致地解答了大家关注的问题,并对相关科学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与阐释。整场报告内容丰富、见解独到,不仅拓宽了师生的学术视野,也为科研思维的创新与突破提供了重要启发,得到了与会师生的一致好评。

高玉龙,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禽免疫抑制病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传染性法氏囊病参考实验室主任,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入选“国家特支计划”领军人才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型领军人才。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秘书长,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副秘书长,中国微生物学会病毒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第七届中国兽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家动物疫病净化评估专家。担任《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Veterinary Sciences》《中国兽医学报》等期刊编委。
主要从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禽白血病等家禽病毒性免疫抑制病的病原感染与致病、免疫抑制机制与防控技术研究。先后主持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20余项科研项目。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PLoS Pathogens、Journal of Virology,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等本领域权威SCI期刊发表论文49篇。获国家新兽药注册证书4个,省部级科技奖励8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8项。
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禽白血病病毒(ALV)等免疫抑制病原感染与致病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首次鉴定了IBDV感染B淋巴细胞的受体分子;鉴定了大量与IBDV感染相关的宿主免疫分子,阐明了IBDV病毒蛋白拮抗TRIM家族蛋白等干扰素诱导基因(ISGs)抗病毒作用的分子机制;揭示了ALV遗传变异、入侵与致病的分子机制。创制了系列自主知识产权的禽免疫抑制病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其中系列禽白血病检测试剂的成功研制,给我国禽白血病净化提供了质量可靠的检测试剂,填补了禽白血病快速检测的国际空白。建立了适合我国鸡群的禽白血病净化技术体系,被农业农村部列为主推技术。指导多个大型育种场开展禽白血病净化工作,净化效果显著。

